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专业报考 专业报考

高考语文试卷2,语文高考试卷

tamoadmin 2024-06-11 人已围观

简介1.2011高考北京卷语文答案2.2012年全国二卷语文选择题答案3.2010全国2卷高考语文试题4.2021年福建成考高起本《语文》预习试题及答案2?5.2020高考语文作文一卷和二卷什么意思1. 2013高考语文新课标2作文 2013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2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高中学习阶段,你一定在班集体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收获了深

1.2011高考北京卷语文答案

2.2012年全国二卷语文选择题答案

3.2010全国2卷高考语文试题

4.2021年福建成考高起本《语文》预习试题及答案2?

5.2020高考语文作文一卷和二卷什么意思

高考语文试卷2,语文高考试卷

1. 2013高考语文新课标2作文

2013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2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高中学习阶段,你一定在班集体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收获了深厚的情谊,同窗共读,互相帮助,彼此激励,即便是一次不愉快的争执,都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伴你走向成熟。

某机构就“同学关系”问题在几所学校作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60%的人表示满意,36%的人认为一般,4%的人觉得不满意。

如果同学关系紧张,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是我自我意识过强,有人认为是志趣,性格不合,也有人认为缘于竞争激烈,等等。

对于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72%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他们认为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遇事多为他人着想,关系就会更加融洽。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不得抄袭。

2. 求2013年九月新高一必修1,2语文必背的古诗,文言文,现代诗歌.写

必修一:沁园春 长沙、荆轲刺秦王(只背易水送别那一段,即“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必修二:诗经两首(氓、采薇)、离骚(若是新课标就要背,背这个感觉生不如死)、诗三首(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背“于是余有叹焉”那一段,反正我们老师要求我们背了,我不知道你们是不是烛之武退秦师需要背纪念刘和珍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需要背.。

3. 语文必修二名句默写人教版

语文201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必备精品:名句名篇默写(必修4).10年高考新课标语文一轮复习——名句名篇默写(必修4)新课程必修4涉及名句名篇默写的主要有第一、第二两个单元.两个单元的课文篇目及高考考查情况如下表:课 。

语文,一轮.10年高考新课标语文一轮复习——名句名篇默写(必修4)新课程必修4涉及名句名篇默写的主要有第一、第二两个单元.两个单元的课文篇目及高考考查情况如下表:课 。新人教版201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必备精品:名句名篇默写(必修5).10年高考新课标语文一轮复习——名句名篇默写(必修5)新课程必修5涉及名句名篇默写的主要有的二单元.课文及六年高考考查情况如下:课 文 04高考 05高考 06高 。

一轮,默写.10年高考新课标语文一轮复习——名句名篇默写(必修5)新课程必修5涉及名句名篇默写的主要有的二单元.课文及六年高考考查情况如下:课 文 04高考 05高考 06高 。

4. 谁能帮我整理一下初中的文言文.谁能帮我整理下新课标人教版初中的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文言文翻译是一种综合性练习,它既能考查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运用,又能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文言文翻译要求字字落实,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尽量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文言文翻译的步骤,首先要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做到心中有数,切忌一上来就匆匆忙忙翻译.在翻译时,遇到疑难词句,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推敲.译完全文后,再通读一遍,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 文言文翻译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 文言文翻译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文言文翻译的要求 文言文翻译 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就是要使译文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文言文翻译是一种综合性练习,它既能考查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运用,又能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文言文翻译要求字字落实,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尽量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文言文翻译的步骤,首先要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做到心中有数,切忌一上来就匆匆忙忙翻译.在翻译时,遇到疑难词句,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推敲.译完全文后,再通读一遍,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 文言文翻译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二、文言文翻译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比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 “补”,就是增补.(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泽有关文字.如“波澜不惊”,可活泽成“(湖面)风平浪静”. 文言文翻译“四重奏” 最近两年高考对文言文翻译的考察由选择正误改为笔译.这就增加了答题难度,而且所出试题均出于课外,仿佛无迹可求,无从下手.其实,还是可以讲究一点技巧,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奏一曲美妙的“文言文翻译四重奏”: 1. 翻译要注意补充省略的句子成分.文言文中省略现象大量存在,有省略主语、省略谓语动词、省略介词、省略宾语等.在大家做翻译题时,一定注意先把原文省略的句子成分补充完整,否则译文易句意不清、不通. 2. 翻译要注意调整语序.文言文中变式句时常出现,有主谓后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宾语前置等四种类型.翻译时调整好语序,才能便于翻译,否则译文易颠三倒四,给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 3. 翻译要注意活用现象.文言文中的某些实词可以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用法,这就是活用.主要有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动词,名词作状语等.翻译时要抓住词语的临时含义. 4. 翻译要抓住关键词,联系语境,重点突破.在文言文阅读中,有些句子往往因为个别词而影响全句的理解.这个词就是一个关键词.对于它,我们要联系语境去理解、参悟. 综上所述,文言文翻译,只要平时努力,并注意以上四点,加以灵活掌握,要翻译正确是不难的. 文言文翻译得分点把握技巧 2005年语文考试大纲将“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列入了高考考试范围,对这一知识点的考查,最大的可能是在翻译题中体现,因此,如何做好文言文翻译题已成为考生们关注的焦点. 一、看词性——从词类活用现象方面把握 备考对策:词类活用是。

5. 语文版八年级下语文各单元测试题

(语文版)九年级第二单元测试题.C、哄笑(h ng) 颓唐(t ) 门槛(ji n) 打折了腿(sh )D.暂时(z n) 间或(ji n) 笔砚(y n) 咸亨(xi ng)2.下列词语中书写错误的一项是( )A、乖觉 纵使 。

九年级语文测试题,九年级语文第二单元.C、哄笑(h ng) 颓唐(t ) 门槛(ji n) 打折了腿(sh )D.暂时(z n) 间或(ji n) 笔砚(y n) 咸亨(xi ng)2.下列词语中书写错误的一项是( )A、乖觉 纵使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B.次 过去 衡量 分寸C.超过 安排 考虑 限度D.次 过 估量 所打算或计较的4.在下面句子的空白处应填入的一组汉字是( )(2分)________然他已经丧 。

九年级语文测试题,九年级上册语文.B.次 过去 衡量 分寸C.超过 安排 考虑 限度D.次 过 估量 所打算或计较的4.在下面句子的空白处应填入的一组汉字是( )(2分)________然他已经丧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一、二、三单元测试题.2、下面汉字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A、踪影全无 悠然翱翔 壮观绮丽 B、狂乱啼鸣 凌空疾翔 笔直延伸C、美不可言 彼此关照 无可言喻 D、清晰 。

七年级语文测试题,七年级上语文测试题.2、下面汉字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A、踪影全无 悠然翱翔 壮观绮丽 B、狂乱啼鸣 凌空疾翔 笔直延伸C、美不可言 彼此关照 无可言喻 D、清晰 。新课标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附答案).doc.海峡:3.填空:⑴《我爱这土地》的作者是 八年级英语新课标,诗的第二节是 .⑵《乡愁》选自 ,作者 ,著名诗人,新课标英语八年级上诗中写夫妻分离之愁的诗句是 .⑶ 。

语文版八年级上第六单元测试题.篁竹(huánɡ)清冽(liè) B.燕地(yàn)挂罥(juàn) C.丧乱(sànɡ)连袂(mèi) D.为坻(chí)俶尔(shū)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 。八年级上语文测试题,诗的第二节是 .⑵《乡愁》选自 ,作者 ,著名诗人,八年级语文测试题.篁竹(huánɡ)清冽(liè) B.燕地(yàn)挂罥(juàn) C.丧乱(sànɡ)连袂(mèi) D.为坻(chí)俶尔(shū)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 。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附答案).doc.下面加下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人不知而不愠(yùn)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xīn) 不闻机杼声(zhù) 同 。七年级上册测试题,诗的第二节是 .⑵《乡愁》选自 ,作者 ,著名诗人,智商测试题 附答案.下面加下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人不知而不愠(yùn)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xīn) 不闻机杼声(zhù) 同 。

新课标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测试题(附答案).doc.2.将下面对应项连线:《包拯》 辛弃疾 《后汉书》《董宣执法》 脱脱 《续资治通鉴》 《岳飞》 范晔 《稼轩长短句》 。八年级英语新课标,诗的第二节是 .⑵《乡愁》选自 ,作者 ,著名诗人,新课标英语八年级上.2.将下面对应项连线:《包拯》 辛弃疾 《后汉书》《董宣执法》 脱脱 《续资治通鉴》 《岳飞》 范晔 《稼轩长短句》 。

新课标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题(附答案).doc.《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林嗣环 《周元公集》 《天净沙·秋思》 柳宗元 《昌黎先生集》3.原文填空:⑴《爱莲说》中能 。八年级英语新课标,诗的第二节是 .⑵《乡愁》选自 ,作者 ,著名诗人,新课标英语八年级上.《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林嗣环 《周元公集》 《天净沙·秋思》 柳宗元 《昌黎先生集》3.原文填空:⑴《爱莲说》中能 。

语文版八年级(上)第一、二单元合卷测试题.级(上)第一、二单元合卷测试题班级:姓名:成绩: 同学们好!当你走进考场八年级上语文测试题,诗的第二节是 .⑵《乡愁》选自 ,作者 ,著名诗人,你就是这里的主人.只要心境平静,八年级语文测试题只要细心认真地阅读、思 。新课标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附答案).doc.B、侮蔑() 恫吓() 沮丧() 生涯()C、遏制() 滂沱() 孤僻() 耸听()D、晓谕() 腼腆() 怡然() 羞怯()2.解释下列词语:流连忘 。

八年级英语新课标,诗的第二节是 .⑵《乡愁》选自 ,作者 ,著名诗人,你就是这里的主人.只要心境平静,新课标英语八年级上.B、侮蔑() 恫吓() 沮丧() 生涯()C、遏制() 滂沱() 孤僻() 耸听()D、晓谕() 腼腆() 怡然() 羞怯()2.解释下列词语:流连忘 。

6. 高中文言文大全

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1-5)规定背诵篇目总集

总目录:

新课标高中人教版必修(1)

1、《沁园春?长沙》2、《雨巷》3、《再别康桥》4、《烛之武退秦师》

5、《荆轲刺秦王》(第8段)6、《记念刘和珍君》(第2、4节)

新课标高中人教版必修(2)

1、《诗经?氓》*2、《离骚》(节选)

3、诗三首(《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

4、《兰亭集序》5、《赤壁赋》6、《游褒禅山记》(第2、3段)

*7、《荷塘月色》(第4、5、6段)*8、《孔雀东南飞》(开头到“千万不复全”)

新课标高中人教版必修(3)

1、《蜀道难》2、《秋兴八首》(其一)3、《咏怀古迹》(其三)4、《登高》

*5、《琵琶行》(并序)6、《寡人之于国也》7、《劝学》8、《过秦论》(第3、4、5段)

*9、《锦瑟》*10、《马嵬》(其二)*11、《师说》

新课标高中人教版必修(4)

1、《念奴娇?赤壁怀古》2、《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5、《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6、《声声慢?寻寻觅觅》

7、《廉颇蔺相如列传》(后5段)

*8、《长亭送别?碧云天》*9、《望海潮?东南形胜》*10、《雨霖铃?寒蝉凄切》

新课标高中人教版必修(5)

1、《归去来兮辞》(并序)2、《滕王阁序》(第2、3段)3、《陈情表》

*4、《逍遥游》(诵读)

苏教版高中文言文(必修一——必修五)全录

必修一

(一)劝学(荀子)

(二)师说(韩愈)

(三)赤壁赋(苏轼)

(四)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

必修二

(五)六国论(苏洵)

(六)阿房宫赋(杜牧)

必修三

(七)指南录后序(文天祥)

(八)五人墓碑记(张溥)

(九)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十)谏太宗十思疏(魏徵)

(十一)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

(十二)鸿门宴(司马迁)

(十三)秋水(庄子)

(十四)非攻(墨子)

必修四

(十五)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十六)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十七)滕王阁序并诗(王勃)

(十八)秋声赋(欧阳修)

(十九)陈情表(李密)

(二十)项脊轩志(归有光)

(二十一)报任安书(司马迁)

(二十二)渔父《楚辞》

(二十三)逍遥游(庄子)

(二十四)兰亭集序(王羲之)

2011高考北京卷语文答案

01年至09年高考历届语文(全国2卷)的作文题目如下:

2001年高考全国卷2作文题目:

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渡船开出时风平浪静,说不清过了多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艄公说:“船小负载重,客官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度难关。”看年轻人哪一个都舍不得丢。艄公又说:“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年轻人思索了一会儿,把“诚信”抛进了水里。

寓言中“诚信”被抛弃了,它引发你想些什么呢?请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等。所写内容必须在“诚信”的范围之内。注意:(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

2002年高考全国卷2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位登山者,在途中遇上暴风雪。他深知不尽快找到避风处,非冻死不可。他走啊走啊,腿已经迈不开了。就在这时,脚碰到一个硬硬的东西,扒开雪一看,竟然是个快冻僵的人。登山者犯难了:是继续向前,还是停下来援救这个陌生人?心灵深处翻江倒海之后,他毅然作出决定,脱下手套,给那人做按摩。经过一番按摩,陌生人可以活动了,而登山者也因此暖和了自己的身心。最后,两个人互相搀扶着走出了困境。

也许不是人人都会碰上这种生死的抉择,但是每个人却常常遇到、见到、听到一些触动心灵需要作出选择的事情。那时,我们大家是怎样选择的呢?又应该如何选择呢?请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注意〕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2003年高考全国卷2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

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2004年高考全国卷Ⅱ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①走你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但丁)

②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波兰谚语)

③应当耐心地听取他人的意见,认真考虑指责你的人是否有理。(达芬奇)

④相信一切人和怀疑一切人,其错误是一样的。(塞纳克)

面对各种说法,有人想:我该相信谁的话呢?也有人想:还是相信自己最重要。请以“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2005年高考全国卷II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工厂的角落里,几块形状异的锈铁锭不甘寂寞地聊了起来。

甲:我想成为机器人,现代化建设最需要我。

乙:我愿意做成螺丝钉,很多地方都离不开我。

丙:我看机器人和螺丝钉的价值可不同啊!

丁:他们都在寻找适合自己的位置。

生活中,每个人的位置可能不同,但各有其价值,请以“位置和价值”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2006年高考全国卷2作文题目

目前中国读书的人越来越少。1999年为60%,2001年只有52%。造成这个原因是多方面的。现在的人为什么不读书?中年人说没时间,青年人说不习惯。还有的人说买不起书。相反,网上阅读的人越来越多。1999年是3.7%,2003年已经有18.3%。

全面了解材料,沿着一个侧面和一个角度,自己确定题目和问题,字数800字。

2007年高考作文全国卷Ⅱ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著名歌手丛飞节衣缩食,捐赠300万元,资助了178名贫困学生。当他自己病危住院经济困难时,几个受助完成学业就在本地工作的年轻人,竟然没有一个来看望他。这件事被媒体披露后,有一个受助者居然还埋怨说,这让他很没面子。丛飞说,不要责怪他们,我已不再需要医疗了。

华农大的学生小李和同学们将卖废品的钱捐给了一所希望小学。不久,小李被查出得了白血病,这所希望小学的师生给小李捐款,一个四年级女生捐了10元钱。问她为什么把春节的压岁钱全都捐出来,她说:“只要做到小李姐姐说的那句话就满足了。”问她那是一句什么话,她说:“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学会帮助别人。”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08年高考作文全国卷Ⅱ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南太平洋的小岛上,有很多绿海龟孵化小龟的沙穴。一天黄昏,一只幼龟探头探脑地爬出来,一只老鹰直冲下来要叼走它。一位好心的游客发现了,连忙跑过去赶走老鹰,护着小龟爬进大海。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沙穴里成群的幼龟鱼贯而出——原来,先出来的那只幼龟是个“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它便缩回去,现在它安全到达大海,错误的信息使幼龟们争先恐后地爬到毫无遮挡的海滩。好心的游客走了,原先那只在等待时机的老鹰又飞了回来,其他老鹰也跟过来了。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09年普通高考全国卷2卷作文题

根据阅读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在一个圣诞节前夕,道尔顿给他的妈妈买了一双袜了做为圣诞节的礼物。当妈妈看到袜子时,就对道尔顿说:“你怎么买了双红色的袜子,让我怎么穿呢?”道尔顿的妈妈不知道,别人眼里的红色,在他眼里却是蓝色,疑惑不解的道尔顿拿着袜子,道尔顿对这件小事没有轻易地放过,他经过认真的分析比较。道尔顿虽然不是生物学家和医学家,却成了第一个发现色盲的人,也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色盲症患者,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提出色盲问题的人。

材料二:安藤百福是一个贫穷的人,一天,安藤百福偶而经过一家拉面摊,看到穿人们顶着寒风排起了二三十米的长队。这使他对拉面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感到这是大众的一个巨大需求。于是安藤百福找来了一台旧制面机,然后买了面粉、食油等,埋头于方便面的开发。功夫不负有心人,于是他成了第一个发明了方便面的人。

材料三:一个美国农民穷的没饭吃,只好去给当地的一个富翁打杂。一天他不小心把旁边的煤油灯打翻了。把一件昂贵的礼服弄脏了,女主人知道后非常生气,扣掉了这个农民两个月的工钱。从此这个农民把这件衣服挂在窗户上,第二天,他发现被煤油弄脏的污点奇迹般的消失了,于是他刻苦专研,成了第一个发明洗涤剂的人。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2年全国二卷语文选择题答案

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全国卷二)

2011-06-07 17:39 来源: 搜狐教育

北京教委回应非京籍在京高考 需要考虑人口状况 11-06-07

众人献计:高考考场不容忽视的细节 11-06-06

高考作弊取消学籍 11-06-06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第Ⅰ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逾越(yú)鸟瞰(kàn)一丘之貉(lùo)栩栩如生(xǚ)

B.溃败(kuì)凹陷(wā)贻笑大方(yí)兢兢业业(jīng)

C.咀嚼(zǔ)桧柏(guì)罄竹难书(qìng)饕餮大餐(tiè)

D.觊觎(jì)攻讦(jié)光阴荏苒(rǎn)心怀叵测(pǒ)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我读过弗莱的著作,很喜欢他那高屋建瓴的气势和包罗万象的体系,更欣赏他努力摆脱主观印象式品评的文学批评方法。

B.奚羽先生指导弟子写论文时强调,学术论文要有的放矢,论证严密,语言准确而简洁,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能繁文缛节。

C.这是一家国家级出版社,近几年来,出版了很多深受读者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喜爱的精品图书,不少作家都对它趋之若鹜。

D.虽然已经是晚上了,但候车大厅里依然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大喇叭的广播声、商贩的叫卖声、孩子的哭泣声不绝如缕。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不同的生活习俗、自然条件以及地理环境,使各地的民居在平面布局、结构方法、造型等方面呈现出淳朴自然,而又有着各自的特色。

B.历时三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是一次成功的国情大盘点,其数据将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和政府的相关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C.失眠是指因睡眠时间不足、质量不佳对身体产生损害而出现的不舒服的感觉,应对失眠需要了解相关的睡眠卫生知识,进行自我调护。

D.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教风和学风建设,而中小学是人生品格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这样的活动应着力于中小学就要抓紧抓好。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今天的日子很短,正在自己的脚下悄悄地流逝, 。 ,

, , ,经营好每一个今天就等于经营好昨天和明天。

①今天的事应该今天完成,不能推到明天

②脚踏实地,全身心地经营好今天,才会有一个个实在的昨天

③因此,面对今天,我们不要太多地怀念过去

④接力棒交得好,才能走向辉煌的明天

⑤如果总是站在今天望明天,结果明天也会悄悄地溜走

⑥今天是昨天和明天的接力处

A.⑤①⑥②④③ B.⑤⑥①④③②

C.⑥④③②①⑤ D.⑥②③①④⑤

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全国卷二)

2011-06-07 17:39 来源: 搜狐教育

北京教委回应非京籍在京高考 需要考虑人口状况 11-06-07

众人献计:高考考场不容忽视的细节 11-06-06

高考作弊取消学籍 11-06-06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很多人说: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情”“景”交融。其实这种解释应该是从近代开始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使用的“意境”或“境界”,他的解释就是情景交融。但是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情景交融所规定的是“意象”,而不是“意境”。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都应该情景交融,而意境则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的。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规定性之外,还有自己的特殊规定性,意境的内涵大于意象,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那么意境的特殊规定性是什么呢?唐代刘禹锡有句话:“境生于象外。”“境”是对于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限的“象”的突破,只有这种象外之“境”才能体现作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

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西方古代艺术家,他们给自己提出任务是要再现一个具体的物象,所以他们,比如古希腊雕塑家追求“美”,就把人体刻画得非常逼真、非常完美。而中国艺术家不是局限于刻画单个的人体或物体,把这个有限的对象刻画得逼真、很完美。相反,他们追求一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中国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也是有意境。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楼、台、亭、阁,它们的审美价值主要不在于这些建筑本身,而是如同王羲之《兰亭集序》所说,在于可使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有意味的世界。陶渊明有两句诗说得好:“此中有真意,欲辨已

忘言。”艺术就是要去寻找、发现、体验生活中的这种意味。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在这一点上的区别,就在于它不仅揭示了生活中某一个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的意味,而且超越了具体的事物和事件,从一个角度揭示了整个人生的意味。所以,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有意境,也不是任何好的艺术作品都有深远的意境。清代王夫之就比较过杜甫的诗和王维的诗。他认为杜甫诗的特点是“即物深致,无细不章”,有人写诗就怕写不逼真,杜甫则太逼真了。而王维诗则能取之象外,所以他说杜甫是“工”,王维是“妙”。

中国艺术的这种意境,它给人的美感,实际上包含了一种人生感、历史感。康德曾经说过,有一种美的东西,人们接触到它的时候,往往感到一种惆怅。意境就是如此,这是一种最高的美感。当然这不等于说西方艺术没有意境,西方艺术中也有这样的作品,例如俄罗斯民族《伏尔加船夫曲》,它不仅唱出了俄罗斯民族的苦难,而且唱出了人类共同的苦难,所以它引起了全世界听众的共鸣。 (摘编自叶朗《说意境》)

5.下列关于“意境”和“意象”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意境”的内涵解释为“情景交融”,可见从近代开始人们就把“意境”和“意象”混为一谈了。

B.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所有艺术作品都要情景交融,创造意象,因而并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能够具有意境的。

C.所谓“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意味着有意境的艺术作品跟有意象的艺术作品比较起来,在数量上总是处于劣势。

D.“道”是宇宙的本体和生命。意象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十分有限,而意境则是对有限的意象的突破,所以意境能够体现“道”。

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西方古代艺术家的旨趣是要在作品中重现世界上的具体物象,所以故希腊雕塑家认为把人体刻画得及其逼真、十分漂亮才是美。

B.中国古代艺术和西方古代艺术不同,中国艺术家要突破有限的对象,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意境中,抒发他们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C.陶渊明的两句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表明他已经认识到身处一个有意味的世界,并且正处在辨析、体验这种意味之中。

D.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之所以能够引起全世界听众的共鸣,是因为它唱出了人们对于社会和人生的深刻体验和感受。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园林的审美价值,在于让人通过它们感受到更大空间的美,所以浏览者往往能够产生一种对于整个人生或历史的感受和领悟。

B.从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有区别这一点来看,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往往有两种意味,而其中涉及整个人生的意味才是最美的。

C.王夫之说杜甫是“工”王维是“妙”,他显然是根据中国传统美学来评价杜甫和王维的,如果让西方艺术家来评判,结论可能恰恰相反。

D.康德所说的“一种惆怅”,表明他作为西方人也感觉到了一种与意象有很大不同的“美的东西”。这种东西其实就是中国人所说的“意境”。

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全国卷二)

2011-06-07 17:39 来源: 搜狐教育

北京教委回应非京籍在京高考 需要考虑人口状况 11-06-07

众人献计:高考考场不容忽视的细节 11-06-06

高考作弊取消学籍 11-06-06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熊鼎,字伯颖,临川人。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陈友谅屡胁之,不应。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奇其才,荐之。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乃留愈幕府赞军事。母丧除,召至京师,授德清县丞。松江民钱鹤皋反,临郡大惊,鼎镇之以静。迁起居注,承诏搜括故事可惩戒者,书新宫壁间。舍人耿忠使广信还,奏郡县官违法状,帝遣御史廉之。而时已颁赦书,丞相李善长再谏不纳,鼎偕给事中伊正进曰:“朝廷布大信与四方,复以细故烦御史,失信,且褒威。”帝默然久之,乃不遣御史。洪武改元,新设浙江按察司,以鼎为佥事,分部台、温。台、温自方氏窃据,伪官悍将诉知州无罪。鼎将听之,吏白鼎:“释知州,如故出何?”鼎叹曰:“法以诸罪,吾敢畏遣,诛无罪人乎!”释镒,以情闻,报如其奏。宁海民陈德仲支解黎异,异妻屡诉不得直。鼎乃逮德仲,鞠实,立正其罪。是秋,山东初定,设按察司,复以鼎为佥事。鼎至,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列部肃清。鼎欲稽官吏利弊,乃令郡县各置二历,日书所治讼狱钱粟事,一留郡县,一上宪府,递更易,按历钩考之,莫敢隐者。八年,西部朵儿只班率部落内附,改鼎岐宁卫经历。既至,知寇伪降,密疏密论之。帝遣使慰劳,赐裘帽,复遣中使赵成召鼎。鼎既行,寇果叛,胁鼎北还。鼎责以大义,骂之,遂与成及知事杜寅俱被杀。 (节选自《明史?熊鼎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长:执掌。

B.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结:聚合。

C.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延:招聘。

D.乃留愈幕府赞军事赞:辅佐。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熊鼎处事精细求实的一组是

①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②复以细故烦御史

③吾敢畏谴,诛无罪人乎④乃逮德仲,鞠实,立正其罪

⑤按历钩考之,莫敢隐者⑥知寇伪降,密疏论之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③⑤⑥

10.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熊鼎卓有才能,处变不惊。他深受邓愈器重,留在邓手下任职:为母亲守孝后担任德清县丞,其时松江有人叛乱,邻郡惊恐,他冷静地控制了本县局面。

B.熊鼎思虑周详,维护朝廷威信。广信郡县官员违法,皇上已颁发赦令,此时又要查究:熊鼎认为朝廷应取信天下,不应为小事出尔反尔,皇上这才作罢。

C.熊鼎治政有方,坚持依法办事。分管台、温事务时,他迁走凶恶残暴的官将,百姓方才安定;平阳知州梅镒被诬贪污行贿,他听从民意,依法予以释放。

D.熊鼎面对威逼,表现出凛然正气。朵儿只班率部投靠朝廷,熊鼎觉察其中有诈,不久叛寇果然作乱。并胁迫他北还,他维护正义,责骂叛寇,最终被杀。

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全国卷二)

2011-06-07 17:39 来源: 搜狐教育

北京教委回应非京籍在京高考 需要考虑人口状况 11-06-07

众人献计:高考考场不容忽视的细节 11-06-06

高考作弊取消学籍 11-06-06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在答题卡上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然后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第Ⅱ卷共4页,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第Ⅱ卷共11小题,共120分。

四、(23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鼎至,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列部肃清。

译文:

(2)帝遣使慰劳,赐裘帽,复遣中使赵成召鼎。

译文: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关河令周邦彦①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②,云深无雁影③。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注]①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②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③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

(1)从上、下两阕的首句看,这首诗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

答:

(2)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

答: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第一题计分)(5分)

(1)得道者多助, 。寡助之至, 。多助之至, 。

(《孟子?公孙丑下》 )

几处早莺争暖树, ?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四十而不惑, ,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辛苦遭逢起一经, 。山河破碎风飘絮, 。(文天祥《过零丁洋》)

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全国卷二)

2011-06-07 17:39 来源: 搜狐教育

北京教委回应非京籍在京高考 需要考虑人口状况 11-06-07

众人献计:高考考场不容忽视的细节 11-06-06

高考作弊取消学籍 11-06-06

五、(22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针挑 土芳 菲

从湘西回来,和朋友说起黑妮;说起在凤凰的偶遇,说起跟她去苗寨跑了一天,看她做的种种事,感慨得很;说想起一句记不全的俗语,“什么什么像针挑土,什么什么像水推沙”,黑妮就是在针挑土;黑妮!黑妮……

一边说黑妮,脑子里一边浮现她朴素清瘦的样子,不知为什么有隐隐的心疼。凤凰是她的故乡,但和我们这些外人在一起,倒是她有几分害羞腼腆。黑妮如今工作、居住在意大利,做湘西扶贫工作的时间不短了。最初是一帮一地助学,先后帮了几十个孩子。前些年申请到一笔经费,设计了“湘援游”这个项目。如今每年都会回来几趟,带来游人,带来捐款;关键是,耐心地、苦口婆心地,教苗族妇女如何保存她们优美的刺绣艺术。“负责任的旅游”,听黑妮说,这一旅游概念正在欧洲兴起,它强调旅行者对目的地生态和文化的责任,在旅游资费中,捐出一部分作为扶持当地可持续发展的基金。

黑妮就在其中做穿针引线的工作。

她在大山里找出苗族传统文化仍保存良好的村寨,从房屋构造、村寨形态、人伦礼仪……最后落实到妇女们的苗绣——这是可以直接带来经济收益的活计。传统苗绣缤纷五彩,灵动有情,但如今在慢慢地退化、消失,机器绣品在泛滥。黑妮,就要跟她们一遍遍地讲,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不要跟着外面转,要相信你们的祖母和母亲,看着眼前的山水,怀着美好的心愿,做自己创造性的苗绣。

那天,我们上午去的是老家寨,一路颠簸,开了一个多小时,我已经在揪着心开始晕车了。最后步行20分钟进寨。在山间步行其实是美好的,暖暖的冬阳,弯弯曲曲镶嵌在田野中的蛮石路,清新的空气,收割干净的田野……老家寨的妇女已得知黑妮要来,身着节日服装的她们已聚集等候,先用快乐的迎客歌在院子里欢迎,然后进屋拿出各自的绣品,等黑妮来评判。

看样子情况不乐观。黑妮没有面露喜色,也没有愠色。她还是那么一字一句、认真地评判她们:“这个不好,一看就是跟机器学的”“这个线不好,要用棉线。我们这次带了些来” ……

黑妮,你这是在做什么?我站在院子里看着这一幕情景,有点发懵。她从那么远跑来,又跑了这么久得山路,就是想通过几句温和的话塑造他们对美和丑的观念吗?堂屋壁板上贴满各种画片,是这个家的装饰墙,也好似所有外来影响的象征:正中一张有些陈旧的毛主席像,把一个更陈旧的大红双喜字贴去了一大半,左边是海南风光照,右边是明星李小龙的赤身拳照,两个胖娃娃,一副小小的西洋画《泉》。

下午去另一个苗寨,又是近两小时车程。“这一个绣得比较好,就是村寨的形态不如老家寨,建了些新房。”黑妮对一个个的目的地都很了解。等到回城,太阳已经有倦容了。

晚上我们在沱江边吉肤开的咖啡馆休息聊天。吉夫是湘援游志愿者,今天一路一直是他提着大包的棉线。黑妮的湘援游,就是靠这些当地的志愿者,不取一毫的付出,才运作起来。今天开车的“李万通”,也有自己的公司。

咖啡馆的壁挂上有一个插页,取下一看,是凤凰手绘地图,封面图案取自传统苗绣,那五彩灵动的喜鹊,我看的呆了一下,原来这样好。地图10元一份,买下可算对湘援游的支持,还可得一枚徽章作奖励。我想了想,红着脸买了四份,说回去送朋友,肃静的黑妮眼睛亮了。老天!

这有什么用!我心里说。

有没有用,真不知道,但我忘不掉他们,我查了针挑土的俗语,原来是这样说的:“成家好似针挑土,败家好似水推砂”,“赚钱好似针挑土,花钱好似水推沙”一下把我的心挑亮了!既然世世代代,要成就一件事都这样难,从来就这样难,那么,以难易成败来衡量黑妮们的行为,有什么意义呢?且写下这一短文,送上对他的祝福吧。

(有删改)

14. “黑妮就在其中做穿针引线的工作”一句单独成段,联系全文,谈谈作者这样写的用意以及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答:

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等到回程,太阳已经有倦容了。

(2)肃静的黑妮眼睛亮了。

答:

16.文中反复出现的“针挑土”有哪些丰富的内涵?(6分)

答:

17.面对黑妮的“针挑土”行为,“我”表现出怎样复杂的情感态度?文中的相关笔墨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6分)

答:

六、(15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18.请在下面一段文字中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词语,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层次分明。(5分)

从读大学到当老师,我跟随郭先生十几年了,这十几年间,每每有不懂的问题,就

去先生家,①有问,必有答。先生偶有记不清楚的,②余自去图书馆查来,抄得整整齐齐地给我。,这些年来,问的问题不计其数,③也不乏幼稚之处。④张开嘴后自己都悔之不已,但是先生却认认真真地为我解答;有时先生才说两句我就表示懂了,先生⑤要我说出来,看我想得对不对。

答① ② ③ ④ ⑤

19.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愿意。(4分)总结是一个组织或个人在工作、学习告一段落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和评价,从中找出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悟出个中的道理,得出规律性的认识,并用以指导今后的工作面形成的书面材料。

答:

20.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谅解是一股和煦的春风,能消融凝结在人们心中的坚冰;

谅解是一场绵经的细雨,能洗涤飘落在人们心头的尘埃;

谅解是一束温暖的阳光,能驱散积聚在人们心上的阴云。

答:

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全国卷二)

2011-06-07 17:39 来源: 搜狐教育

北京教委回应非京籍在京高考 需要考虑人口状况 11-06-07

众人献计:高考考场不容忽视的细节 11-06-06

高考作弊取消学籍 11-06-06

七、(60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2010年9月12日,北京一家体育**专卖店的业主为某彩民垫资购买了一张1024元得复试足球**,第二天他得知这张**中了533万元大奖,在第一时间给购买者打电话,并把中奖**交给买主,他成为又一位**销售“最诚信的业主”。

有人据此在互联网上设计了一项调查:“假如你垫资代买的中了500万元大奖的**在你手里,你怎么做?”调查引来16万人次的点击,结果显示,有29.9%的人选择“通过协商协议两家对半平分”;有28.1%的人选择“把500万元留给自己”;有22.1%的人选择“把500万元给对方”;还有19.9%的人没做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全国2语文参考答案:1-5:DABDA

6-10:CBCDB

11(1)熊鼎到任,上奏罢免不称职的官员数十人,各部贪官污吏得以肃清。

(2)皇帝派遣使者慰问,送貂皮衣服帽子,又派遣中使赵成召回熊鼎

12 (1)此词以时光的转换为线索,表现了深秋萧瑟清寒中作者因人去屋空而生的凄切孤独感。

(2)作者意在写心境、写情,但主要笔墨却是写环境,而白日萧瑟清寒的环境浸透了主人公的凄清之感,夜半沉寂冷落的环境更浸润了主人公的孤独感。

13 (1)失道者寡助亲戚畔之天下顺之。

(2)谁家新燕啄春泥。浅草才能没马蹄

(3)三十而立,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4)干戈寥落四周星身世浮沉雨打萍

14.(1)指黑妮她是一个湘西苗家女子,用手中的针绣着具有民族风情的苗绣,并教苗族妇女们制出优美胡刺绣艺术;

(2)指黑妮在“负责任的族游”中,她在帮扶着与被帮扶者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3)此句用比喻的手法,交代黑妮的身份以及其爱心;

16.(1)指黑妮所从事的工作就像“针挑土”一样,虽然工作细微,但意义却伟大;

(2)指黑妮身份低微平凡,却做着平凡中页不平凡的工作;

(3)人们从中感悟到不管任何事都要从小处着手,就像"针挑土"一样,才能成就伟大的人生!

17题:从不理解为何她通过温和的话塑造她们美和丑的观念,到最后理解“针挑土的概念,文中针挑土起到贯穿全文的作用。并起到了点题的目的。”

18:逢、一定、其中、甚至、就。

19(1)总结是为今后的工作而形成的书面材料;

(2)它是一个组织或个人在工作,学习告一段落后总结的。

(3)目的是进行回顾,检查,分析,从中找出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悟出个中道理,并得出规律性的认识

2010全国2卷高考语文试题

2012年高考全国二卷语文试题(有真正详解答案)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试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 第Ⅰ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B

A. 颀长(qí)悚然(sù) 彰善瘅恶(dàn) 韬光养晦(huì)

b. 人寰(huán) 攫取(jué) 寻瑕伺隙(xì) 啮臂为盟(niè)

C.抵牾(yǔ) 横亘(gèn) 造福桑梓(zǐ) 筋疲力尽(jīn)

D.鞭挞(tà) 骨骼(gé) 辗转反侧(niǎn) 蜚声中外(fēi)

解析A项“悚”读作sǒng;C项“牾”读作wǔ;D项“辗”读作zhǎn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D

A.该产品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产后将不孚众望,公司一定会凭借产品的优异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骄人业绩。

B.某市两家报社相继推出的立体报纸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追捧,更多的立体报纸呼之欲出,可能会成为当地报业的一种发展趋势。

C.中国古典家具曾经非常受消费者亲睐,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市场上却没有了踪影,而在全球崇古风气盛行的今天,它又渐入佳境了。

D.这位专家的回答让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实在没想到这个困扰我两年的问题他却理解得那么轻松。

解析A项“不孚众望”,孚,信服。意为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应改为“不负众望”。B项“呼之欲出”,呼,叫、喊;之,文言代词,指代呼唤的对象;欲,将要;出,出来。意为一召唤他就会出来似的,形容画像非常逼真,也形容文学作品的人物描写十分生动。这里与“立体报纸”这一对象搭配不当。C项“渐入佳境”,原指甘蔗下端比上端甜,从上到下,越吃越甜。后比喻境况逐渐好转或兴趣逐渐浓厚。在句中运用不当。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A、他在英语国家工作一年,不但进一步提高了英语交际能力,还参加过相关机构组织的阿拉伯语培训,掌握了阿拉伯语的基础应用。

B、建立监督机制非常重要,企业对制度的决策、出台、执行到取得成效的每个环节都纳入监督的范围,就能切实有效地增强执行力。

C、她对公益活动很有热情,并将这份热情带个了她所从事的产品策划和品牌推广工作中去,为公司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做出了贡献。

D、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还在持续,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如何缓解就业压力已成为世界各国最大的难题。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 、 、 。如在某些汉印中,就有“荼”字省作“茶”字的写法。C

① 民间的书写着出于某种考虑,将“荼”减去一笔,这就成了“茶”字

② 随着饮茶习俗的推广,“茶”字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

③ “荼”简写为“茶”,汉代已露端倪

④ 在中庸之前“荼”字写作“茶”,这恐怕不是我们人人都知道的

⑤ 茶作为饮品,我们都很熟悉

⑥ “茶”有多个义项,“茶叶”义是其中之一

A、④⑥⑤②①③ B、⑥②①⑤④③

C、⑤④⑥②①③ D、⑥④⑤②③①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

“横江西望阻西秦,汉水东连扬子津,白浪如山那可渡,狂风愁杀峭帆人。”这是李白《横江词》的第三首。横江即采石矶对岸的横江浦渡口。王琦《李太白集辑注》引有胡三省《资治通鉴鉴注》,“扬子津在今真州扬子县南,”扬子县位置在江都(扬州)西南,已靠近大江,扬子津更在其南,则是江边的津渡了。李白在诗中所以会由横江浦联想到扬子津,正式这个缘故。扬子津当时必然久已驰名,因为它乃是从江都入江的运河渡头,可是开元之后却为瓜洲所取代,中晚唐人诗中提到瓜洲的很多,而扬子津却很少见。胡三省乃宋元间人。那时候《资治通鉴》就已经需要有人来为扬子津做注了。扬子津作为运河渡口自然早已有之,扬子县的得名因此有可能是出于扬子津,然而它自身却久已沉埋,不为人所知晓了。

扬子津原来是个近江面的较低洼处。可是它与南岸从润州入江的运河渡口并不正好相对,嫌偏西了一些,而江中靠北岸处又有沙洲,这就造成了航行上的不便。《新唐书齐浣传》:“(浣)迁润州,州北距瓜步沙尾,于汇六十里,州多败溺,浣徒漕路由京口,治伊娄渠已达扬子,岁无覆舟减运钱数十万。”也就是说,渡江进入北岸的运河,不再通过扬子津,而是通过新开的伊娄河到达扬子县。李白《提瓜州新河饯族叔舍人贪》诗云:“齐公凿新河,万古流不绝。”指的便是这条河,而瓜洲从此也就取代了扬子津,成为大江北岸运河的著名津渡。白居易有《长相思》词:“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

古渡头。”白居易的时代去开元未远,而瓜洲就已经成了古渡头,至于比起瓜洲来更古的扬子津,自然是早已在人们的记忆之中消失了。

瓜洲浦成为便利的津渡是犹豫它正对南岸江边的京口,而京口的漕路是在开元二十五年齐浣迁润州后才兴修的,换句话说,旧漕路原来并不通京口。而要开辟一条通京口的新漕路却是十分艰辛的。宋代《新唐书音训》云:“京口在润州城东北甘露寺侧。”甘露寺正位于北固山,所以迁徙这段漕路,势必要紧贴着北固山下与山根的顽石打交手战,这样的工程自非一日之功。这也就是李白《丁督护歌》中所描绘的“万人凿磐石,无由达江浒”的施工场面。过去有些注家以为“无由达江浒”是犹豫运载石头的缘故。其实水运主要看舟船的吃水量,而不在于运石头还是运粮食,只要不超过吃水量,运什么都一样可行。其所以“无由达江浒”,只是由于山下的顽石还没有被凿通而已。这里李白的三首诗正好可以为瓜洲浦取代扬子津这一变迁作证,而同时《横江词》为李白早年作品,也就又多了一条证据。 (摘编自林庚《闲话扬子津》)

5、下列关于本文第一段内容的表达,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A.李白《横江词》第三首由横江浦联想到扬子津,是因为这两个地方都是长江边上有名的运河渡口。

B.中晚唐人的诗中很少提到扬子津,是因为当时瓜洲已经取代扬子津成为长江边上的运河渡口了。

C.胡三省虽然是宋元间人,但是读背诵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已经有困难,需要有人来做注解才行。

D.扬子县谓语江都的西南方,之所以被命名为“扬子”,可能是因为该县的南部有久已驰名的扬子津。

解析:答案A说“李白《横江词》第三首由横江浦联想到扬子津,是因为这两个地方都是长江边上有名的运河渡口。”而原文是如此描绘“‘扬子津在今真州扬子县南,’扬子县位置在江都(扬州)西南,已靠近大江,扬子津更在其南,则是江边的津渡了。李白在诗中所以会由横江浦联想到扬子津,正是这个缘故。”显然李白的联想是由方位连带出来的,而非名气问题,更何况后面还进一步解释了“中晚唐人诗中提到瓜洲的很多,而扬子津却很少见”是因为在当时扬子津已经成为“古董”,又何来同一时期两个都有名之说?

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C

A.扬子津是长江边上的低洼处,并且跟南岸的运河渡口又不正好相对,而江中正对扬子津处又有沙洲,造成船舶航行十分不便。

B.齐浣迁官润州之后,把长江南岸的漕路迁徙到京口,又在北岸开凿了伊娄河,这样船舶渡江以后,就不再通过扬子津北上。

C.瓜洲浦地处伊娄河的入江处,由于正对着南岸江边的京口,并且京口已经开凿了新漕路,所以瓜洲浦就成为一个便利的渡口。

D.有注家认为李白诗句“无由达江浒”,是说由于石头过重,无法用船运到江浒。其实用船运石头和粮食是一样的,注家此说不能成立。

解析:看第6题的C答案,“瓜洲浦地处伊娄河的入江处,由于正对着南岸江边的京口,并且京口已经开凿了新漕路,所以瓜洲浦就成为一个便利的渡口。”再看原文“渡江进入北岸的运河,不再通过扬子津,而是通过新开的伊娄河到达扬子县……而瓜洲从此也就取代了扬子津,成为大江北岸运河的著名津渡……白居易的时代去开元未远,而瓜洲就已经成了古渡头……瓜洲浦成为便利的津渡是由于它正对南岸江边的京口,而京口的漕路是在开元二十五年齐浣迁润州后才兴修的,换句话说,旧漕路原来并不通京口。”所以说瓜洲“成名”是因为新开的河道,和这个漕路还没直接联系……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D

A.对于南岸从润州入江的运河渡口来说,扬子津嫌偏西了一些,瓜洲浦则正对南岸的京口,所以瓜洲浦在扬子津的东面。

B.齐浣对漕路的改造,使船舶渡江到达北岸运河渡口的行程缩短了,并减少了覆舟的危险,为航运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C.从礼拜《丁督护歌》中的“万人凿磐石”一句,可以知道开辟京口漕路的过程是非常艰辛的,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D.文中所引礼拜的三首诗正好反映了瓜洲浦取代扬子津的历史变迁,其中《横江词》写作最早,《丁督护歌》则写作最晚

解析:上课的时候我说过看到“最”字、“肯定”、“可能”等字眼要非常小心,因为科技文阅读的“准确性”是考查的一个重点,而出题人常常在这一方面偷偷的换掉某些字,或强加些因果,使得选项答案看似正确,而实际是不严谨的说法,在科技文中此类选项就是错的。如此题的D选项,《横江词》写作最早,《丁督护歌》则写作最晚。文章并没有明说,只说了《横江词》为李白早年作品。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郭浩宇充道,德顺军陇干人。徽宗时,尝率百骑抵灵州城下,夏人以千骑追之,浩手斩二骑,以首还。从种师道进筑茸平,敌据塞水源,以渴我师,浩率精骑数百夺之。敌攻石尖山,浩冒阵而前,流失中左肋,怒不拔,奋力大呼,得贼乃已;诸军从之,

敌遁去,由是知名。累迁中州刺史。钦宗即位,以种师道荐,召对,奏言:“金人暴露,日久思归。乞给轻兵间道驰滑台,时其半度,可击也。”会和战异议,不能用。帝问西事,浩曰:“臣在任已闻警,虑夏人必乘间盗边,愿选将设备。”已而果攻泾原路,取西安州、怀德军。绍圣开拓之地,复尽失之。建炎元年,知原州。二年,金人取长安,泾州守臣夏大节弃城遁,郡人亦降。浩适夜半至郡,所将才二百人,得金人,使之还,曰:“为语汝将曰,我郭浩也,欲战即来决战。”金人遂引去。绍兴元年,金人破饶风岭,盗梁、洋,入凤州,攻和尚原。浩适与吴璘往援,斩获万计。迁邠州观察使,徙知兴元府。饥民相聚米仓山为乱,浩讨平之。徙知利州。金人以步骑十余万破和尚原,进窥川口,抵杀金平,浩与吴玠大破之。迁彰武军承宣使。玠按本路提点刑狱宋万年阴与敌境通,利所鞫不同,由是与浩意不协,朝廷乃徙浩知金州兼永兴军路经略使。金州残弊特甚,户口无几,浩招辑流亡,开营田,以其规置颁示诸路。他军以匮急仰给朝廷,浩独积十万缗以助户部,朝廷嘉之,凡有奏请,得以直达。九年,改金、洋、房州节制。十四年,召见,拜检校少保。十五年,卒,年五十九。(节选自《宋史郭浩传》)

8.对下列句子中队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A.敌攻石尖山,浩冒阵而前 冒:贸然

B.奋力大呼,得贼乃己 己:停止

C.乞给轻兵间道驰滑台 乞:请求

D. 时其半度,可击也。 时:等候

解析“浩冒阵而前”,冒有冲犯的意思,冒阵就是冲击敌阵。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郭浩奋勇抗击金人的一组是D

浩手斩二骑,以首还

流失中左肋,怒不拔

所将才二百人,得金人

浩适与吴璘往援,斩获万计

相聚米仓山为乱,浩讨平之

浩与吴玠大破之

A. 1.2.3 B. 1.5.6

C. 2.4.5 D. 3.4.6

解析对照原文,不难发现第一、二两个事件发生在“徽宗时,尝率百骑抵灵州城下,夏人以千骑追之”的情况下,而第五项主语为“饥民”,均与题干要求的“金人”不相符,舍去。

10.下了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 郭浩有胆有勇,屡立战功。徽宗时,他抗击夏人曾以少敌多:跟随种师道征战,他率领数百精骑夺回被敌军占据的水源,几次升官后担任中州刺史。

B 郭浩卓有见识,可惜建议未被采纳。钦宗即位后曾照他询问抗金之策以及西部战事,他坚决主战,提出应对之策,而朝廷举措失当,国土蒙受损失。

C 郭浩、吴介共同破敌,郭不同意这一做法,被调往金州。

D 郭浩政治有方,金州状况好转。他初到任时间,金州极度破败,百姓流亡,经治理后积有余钱资助户部,收到朝廷嘉勉,并给与奏请可以直达的优遇

解析对照原文,可知郭浩先前是与吴璘联手破敌,及至金平才与吴玠有合作。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在答题卡上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然后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 第Ⅱ卷共4页,请用直径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个体的答题区域内做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 第Ⅱ卷共11小题,共120分。

四、(23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臣在任已闻警,虑夏人必乘间盗边,愿选将设备。

译文 我在任上时已经听到了警报,想着夏人一定会趁着这个机会进犯边境,希望选取将领设置防备工程。

解析“在任”,在职位上,在任职地;“趁间盗边”,趁这个机会进犯我国边境,“盗”意为抢劫,引申为进犯;“设备”,设是动词,设立、建造,备是名词,防备措施;“愿”,作者把它放在句首,结合上下文语义,可以翻译为希望,表示祈使语气,很大程度上可以移用“愿乞骸骨,以期终养”中“愿”的用法。

(2)浩招辑流亡,开营田,以其规置颁示诸路。

译文:郭浩招抚、辑录流窜和逃亡的人,开垦营田,用这样的整顿方式来颁布告示其它地区。

解析“招辑”,招安辑录;“流亡”,漂泊无依和逃亡的人;“营田”,官田的一种,募人耕种,量收租利;“规置”,规范处置的方式;“诸路”,别的地区,其中“路”在宋朝是省级行政单位,如扬州路。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

     

     落 叶 

 修睦注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

  只应松自立,二不与君同。

[注]修睦:晚唐诗人。

(1)从写落叶的角度看,第二联与一、三两联的不同时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第二联拟人手法对比写出落叶矛盾的心理状态,第一联视觉描写,红字言简意深,第三联动态描写落叶飘零,无处着落的凄惨的处境。作用:呼应题目,为后文对比写松蓄势,营造凄凉的环境氛围。

解析要找到第二联的不同之处,其实要强调分析的还是其中的两组词“翻思”“肯信”,从中挖掘诗人的积极高昂的态度及立意。

 

(2)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

答:借物抒怀,以物喻人。写松树的四季常青的高贵品质,表现了作者洁身自好、不入世俗的孤傲清高品质和追求自由、超凡脱俗的情感。

解析本题实际上是意象分析题。结合松万古长青,凌霜傲雪的特性,对照红叶风雨后满地铺撒的情状,诗人当然是运用象征、对比反衬的手法,表达自己不入俗流,傲岸的性格、追求。

2021年福建成考高起本《语文》预习试题及答案2?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题卷语文

第一卷

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泊车(b6) 称心(chèn) 唱主角(jiǎo) 弹丸之地(dàn)

B.苍穹(qióng) 掺和(cān) 单行本(xíng) 不偏不倚(yǐ)

C.梦魇(yǎn) 本埠(bù) 黑魆魆(xū) 燕颔虎颈(hàn)

D.祝祷(dǎo) 鞭笞(chī) 便利店(biàn) 名噪一时(cào)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名运动员看上去一副弱不胜衣的样子,实际上,他身体健,骨骼强健,耐力

和速度非一般人可比。

B.在座的各位都是本领域的顶尖专家,我们请大家来,就是想听听各位的高见,大

家不必客气.就姑妄言之吧。

C.他闲来无事,就经常上网发一些飞短流长的帖子,结果不仅弄得与同事邻里的关

系很紧张,甚至还惹上了官司。

D.唐玄宗虽早就觉察到安安禄山有反叛之心,但并没有及时除掉他,反而放虎归山,[来源:学科网]

让他出任范阳节度使,这未免有点蹊跷。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随着“天河一号”的问世,我国成为继美国后第二个能够研制运算速度为每秒千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的国家,在这一重要科学领域中跻身前列。

B.该厂狠抓生产质量,重视企业文化,十几年来凝聚了一批技术骨干,所生产的内衣产量成为全国同行业销售额率先突破十亿大关的一个著名品牌。

C.对于那些指责这些学说缺乏理论支持、说她不以实验而以先验方式作一般性推理的人,这表明他们对这一学说缺乏深入认识,还没有掌握其精髓。

D.那个年代的手抄本很难得,书中的故事对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爱国心、人生观、事业心、爱情观以及手抄本那漂亮的字迹也让我非常喜欢。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21世纪的今天,正确对待任何大自然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 , , ; ,结果也受到了大自然的报复。

① 有的国家希望做到“天人合一”② 人类衣食住行所需的一切资料都取自大自然

③有的国家对待大自然的基本态度是“征服自 然”

④然而,大自然的容忍是有限度的,它是会报复的

⑤他们把大自然看做伙伴,可惜他们的行动没能跟上

⑥从表面看,大自然真的被他们征服了

A. ②③①④⑤⑥

B. ②③⑥④①⑤

C. ③①⑤②④⑥

D. ③④②①⑥⑤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我们所说的文化并不等于已经铸就的、一成不变的“文化的陈述”,而是要在永不停息的时间长流中,不断以当代意识对过去的“文化既成之物”加以新的解释,赋予新的含义。因此,文化应是一种不断发展、永远正在形成的“将成之物”。显然,先秦、汉魏、盛唐、宋朝和我们今天对于中国文化都会有不同的看法,都会用不同时代当时的意识对之重新界定。毋庸置疑,在信息、交通空前发达的今天,所谓当代意识不可能不被各种外来意识所渗透。事实上,任何文化都是在他种文化的影响下发展成熟的,脱离历史和现实状态去“寻根”,寻求纯粹的本土文化就不可能也无益处。正如唐宋时期得人不可能排除印度文化影响,复归为先秦两汉时代的中国一样。因此我们用以和世界交流的。应该是经过当代意识诠释的、能为现代世界所理解并在与世界交流中不断变化和完善的中国文化。

要交流,首先要有交流的工具,也就是要有能够相互沟通的话语。正如一根筷子在水中折射变形一样,当中国文化进入国外时,中国文化必然经过外国文化的过滤而发生变形,包括误读、过度诠释等;外国文化进入中国也同样如此。常听人说唯有中国人才能真正了解中国,言下之意似乎外国人对中国的了解全都不值一提。事实上,法国的伏尔泰、德国的莱布尼兹都成从中国文化受到极大的启发,但他们所了解的中国文化只能通过传教士的折射,早已发生了变形;今天我们再来研究伏尔泰和莱布尼兹,却又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 ,来对自己的文化进行别样的理解。这样,就在各自的话语中完成了一种自由的文化对话。这里所用的话语既是自己的,又是在对方的文化中经过某种变形的。

当然也还可以寻求其他途径,例如可以在两种话语之间有意识地寻找一种中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就可以是这样一种中介,如文学中的“死亡意识”、“生态环境”、“乌托邦现象”等,不同文化体系的人对于这些不能不面对的共同问题,都会根据他们不同的历史经验、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做做出自己的回答。只有通过这样的对话,才能得到我们这一时代最圆满的解答。在这种寻求解答的平等对话中,新的话语就会逐渐形成,这种新的话语既是过去的,也是现代的;既是世界的,也是民族的。在这种话语逐步形成的过程中,世界各民族就会达到相互的真诚理解。

(摘编自乐黛云《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十讲》)

5、下列关于文中所说的“文化”和“中国文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文化并不是历史上已经形成并且固化的一种“陈迹”,而是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的用当代意识赋予这种“陈迹”以新的解释和含义。

B文化是一种不断发展、永远在形成之中的“将成之物”,所以先秦、汉魏时代的人们看到的中国文化跟我们今天看到的并不相同。

C在信息、交通空前发达的今天,人们的意识中不可能没有外来的成分,我们用来跟世界交流的,正是经过这种意识诠释的中国文化。

D唐宋 时代的人不可能排除印度文化的影响,所以唐宋时代的文化也不可能再像先秦两汉文化一样属于纯粹的中国文化。[来源:Zxxk.Com]

6、下列关于文化交流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 当中国文化进入外国时就会发生过滤和变形,当外国文化进入中国时也是这样,其表现形式没有误读、过度诠释等。

B在文化交流中,实际上并不需要外国人像中国人那样了解中国;否则,我们就难以对自己的文化作出别样的理解。

C只有既是属于自己文化的,又是在对方的文化中经过某种变形的话语,才是两种文化的交流中唯一能够相互沟通的话语。

D解决不同文化体系的人所共同面对的问题,例如文学中的“死亡意识”、“生态环境”等,这可以成为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中介。

7 下列推断,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 从文化交流和比较看,寻求纯粹的本土文化既是不可能也无益处的,因此研究历史上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影响也是没有必要的。

B伏尔泰、莱布尼兹利用已经折射了的中国文化,为中国人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可见有的时候中国人并不真正了解中国。

C对于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不同文化体系的人会有不同的问答,而平等的对话正是获得我们这一时代最圆满的解答的唯一途径。

D从“相互沟通的话语”、“各自的话语”等说法来看,文中所谓的“话语”应该是指文化交流双方的立场观点、思想意识等。

三、(9分 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康保裔,河南洛阳人。祖志忠,讨王都战没。父再遇,从太祖征李筠,又死于兵。保裔在周屡立战功,及再遇阵没,诏以保裔代父职,从石守信破泽州,又从诸将破契丹于石岭关,领登州刺史。寻知代州,移深州,领凉州观察使。真宗即位,召还,以其母老勤养,赐以上尊酒茶米。诏褒之,为高阳关都部署。契丹兵大入,诸将与战于河间,保裔选精锐赴之,会暮,约诘朝合战。迟明,契丹围之数重,左右劝易甲驰突以出,保裔曰:“临难无苟免。”遂决战。二日,杀伤甚众,蹴践尘深二尺,兵尽矢绝,援不至,遂没焉,时车驾驻大名,闻之震悼,废朝二日,赠侍中。以其子继英为六宅使、顺州刺史,继彬为洛苑使。继英等谢曰:“臣父不能决胜而死,陛下不以罪其拏幸矣,臣等顾蒙非常之恩!”因悲涕伏地不能起。上恻然曰:“尔父王事,赠赏之典,所宜加

厚。”顾谓左右曰:“保裔父、祖死疆埸,身复战没,世有忠节,深可嘉也。”保裔谨厚好礼,喜宾客,善骑射,弋飞走无不中。尝握矢三十,引满以射,筈镝相连而坠,人 服其妙。屡经战阵,身被七十创。贷公钱数十万劳军,没后,亲吏鬻器玩以偿。上知之,乃复厚赐焉。

方保裔及契丹血战,而援兵不至,唯张凝、李重贵率众策应,遇契丹兵交战,保裔为敌所覆,

重贵与凝赴援,腹背受敌,自申至寅力战,敌乃退。当时诸将多失部分,独重贵、凝全军还屯,凝议上将士功状,重贵喟然曰:“大将陷没,而吾曹计功,何面目也!”上闻而嘉之.

(节选自《宋史?康保裔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及再遇阵没 及:趁着。

B.寻知代州。移深州 寻:不久。

C.会暮,约诘朝合战 会:适逢。

D.援不至,遂没焉 遂:于是。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康保裔奋身杀敌的一组是

①保裔选精锐赴之 ②左右劝易甲驰突以出

③杀伤甚众,蹴践尘深二尺 ④身复战没,世有忠节

⑤屡经战阵,身被七十创 ⑥腹背受敌,自申至寅力战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康保裔世代行伍出身.一心报效朝廷。其祖康志忠、其父康再遇先后战死边境:

他代父职后,又随众将攻破契丹。宋真宗即位.召他回来,给予赏赐嘉奖。

B.康保裔抱定赴死信念抗击契丹。契丹大举入侵,双方约定次日早晨交战,契丹却

提前至黎明层层包围宋军,保裔不愿 苟免于死,战至兵尽矢绝,最终阵亡。

C.康保裔战死沙场引起强烈反响。他的死讯传来,皇上深深震惊哀悼,停止朝会两天

天.又赐封其子官职,同时一再表示,保裔是为王事而死,理应厚重褒奖。

D.康保裔品行端正,严谨厚道。他待人接物讲究礼貌,又擅长骑马射箭,射飞禽走兽无不中;在与契丹血战时,张凝、李重贵与他共同抗敌,敌军这才退去。

第Ⅱ(非选择题)

本卷共11小题,共120分。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

四、(23分)

11.把第Ⅰ卷(选择题) 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贷公钱数十万劳军,没后,亲吏鬻器玩以偿。

译文:

(2)凝议上将士功状,重贵喟然曰:“大将陷没,而吾曹计功,何面目也!”

译文: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梦中作①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 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柬,斧已拦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阑:酒尽.

(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答; [来源:Zxxk.Com]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答: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第一小题计分)(5分)

(1)既替余以蕙纕兮, ① 。 ② ,

虽九死其犹未悔。(届原‘离骚))

凡事预则立, ③ 。(《礼记?中庸》)

黄鹤一去不复返, ④ 。晴川历历汉阳树, ⑤ 。(崔颢《黄鹤楼》)

(2)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① 。”(《论语?雍也》)

业精于勤, ② ;行成于思, ③ 。(韩愈《进学解》)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 ④ ; 盈虚者如彼,⑤ 。(苏 轼《赤壁赋》)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大河家

张承志

大河家是一处黄河渡口。

年年放浪在大西北的黄土高原之家,大河家便渐渐地成了自己的必经之地。它恰像那种地理老师不懂得 、暗中的地理枢纽;虽然偏书贫穷,不为人知,却比交通干线的名声更自然更原始。不露痕迹地沟通着中国。

这些地点,一旦了解多了,去熟了,就使人开始依恋。像我此次离开祖国两年之久.从归国那一瞬起便觉得它们在一声声呼唤。真是呼唤,听不见却感觉得到,在尚未立稳脚跟放下行李前,在尚不能马上去看望它们之前,该先在纸上与它们神交。

大河家是甘肃南缘边界上的一个回民小镇。密集的、土夯的农家参差不齐地排成几条街巷,街头处有一块尘土飞扬的空场,那就是著名的大河家集。店铺簇堆,人马拥挤.集上半数以上都是头成白帽的回民。清真寺的塔尖高出青杨树的梢头,远近能看见十几座之多。

出集百步.便是咆哮黄河。

在这里等摆渡,一眼可以看见甘青两省,又能同时见识回藏两族。傍大河家集一侧是甘肃.黄土绿树,戴白帽的回民们终日在坡地里忙碌。大河彼岸是青海.红石嶙峋.服色尚黑的藏人们隐约在山道里出没。大河家,它把青海的柴禾和药材,把平特角的藏羊和甘肃的大葱白莱.把味浓叶大的茶——在轰鸣滚翻的黄河水上传递。

河上悬空吊着一条胳膊般粗的大铁索。一条大木船挽在这悬索上.借黄河水的冲力.用一支舵往返两岸。船入中流时,那景色十分壮观。在颤篮如叶的渡船上,船客子扳牢大舵,把黄河的千钧水力,分成了横渡的巧劲。

此地指行业为客。割麦人称走客子,船把式称船客予,淘金人称金客子。船撞入漩涡时。水溅起来,岸上船上的人都怔怔地看。使船时的吆声是听不见的,在大河家.永远地充斥着河谷的,只有黄河跌撞而下的轰轰涛声。

清晨时分,因为黄河走得太急.过水太多吧,整个河谷白摹津地罩着浓雾.听得水响,不见河流。渐渐天热了.阳光照透了雾,才看见平素黄河的雄姿。那黄河太漂亮了.衬着一面被它在古时劈开的红石头山,衬着被它滋润得冲天的茂盛青扬林.一川狂怒狂欢的黄河水,不顾性命地尽管奔流。

我住在韩三十八家里是第几次了.现在回想着已经数不清楚。此刻从异国归来.仿佛中我又住进了他那院里。韩三十八今年盘是八十岁。他也喜欢看河。黎明时,雾罩河.他一声不响地凝望着那一川雾。水气渗在他脸上的皱纹里,我猜不出他在看河时想些什么。

他从死地里挣着命回来了。五十年前他做过护兵.在喀什以南的戈壁滩上.捏着疯跑.天上的飞机追着他们剿杀。那是没有边的大戈壁滩呐.不知道人怎么能跑过飞机.队伍散了,他和几个大河家同乡钻进了昆仑山。

沿着昆仑山北缘.沿着塔里木沙漠南缘。他们几个大河家男子逃回了家—— 世界上著书立说的探险家谁走过这样的路线?韩三十八老汉和我看河.总是默默 无浯。他从来不提当年,也不讲他见识过的血腥沙场。这对我这个求学者不免可惜,因由我只有凭自己猜想了。

返回大河家以后.他干尽了渡口远近的一切营生:船客、金客、麦客.卖过茶叶,闯过藏人地方。黄河是他的家路;他说过,只要挣上了钱.就找河。在任何一个渡口搭上个筏子.或是再当个筏客子再挣几个钱,不多久就能与他的妇人相遇。这真是一种准确的地理;任世界再大也不难找到黄河,河水一直流向家门.正因此韩三十八老汉稳如泰山.任世事浮沉总那么胸有成竹。壮游无止,这是中国的古风。与其随波逐流,不如先去大河家住一阵。去看甘青两省,去看黄土高原和积石山脉的分界,去看那造雾的滔滔大河,和真的经过险境的人一块。

14.结合全文来看,开头三段在文章中有哪些作用?(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不露痕迹地沟通着中国。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其随波逐流,不如先去大河家住一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中说:“此地指行业为客。割麦人称麦客子,船把式称船客子,淘金人称金克子。”综观全篇,这两句话有哪些作用?(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1)韩三十八老汉“喜欢看河”又“总是默默无语”,这是为什么?(2)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有是什么?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15分)

18.从以下12个词中选取最恰当的8个,分别填入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选词不得重复。(4分)

停止 损害 设立 具有 核实 侵害

咨询 维护 存在 叫停 保护 免受

“网络游戏未成年人家长监护工程”是文化部指导下的企业自律行为。先期试点的六家网络企业将建立服务页面, _ ① 专线电话等,为家长或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网游监管提供_ ② 与服务。家长可实名举报沉迷于网络游戏的未成年人的游戏账号,网络游戏企业_ ③ 之后,将根据家长的要求,依法限制或_ ④ 对该未成年人提供相关的网络服务。

目前,一些网络游戏不同程度地_ ⑤ 低俗、暴力、等方面的内容,这严重_ ⑥了那些沉迷于网游的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实施网游监护工程的目的是要_ ⑦ 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及其合法权益,使他们_ ⑧ 不良网络游戏的侵害。

19.在下面文字中的画线处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使整个段落语意连贯,层次清楚,逻辑严密。(5分)

人们都知道爱因斯坦创造了举世闻名的相对论学说, ① 很少有人确切地了解这种理论。跟我们所熟知的经典物理学相比,相对论学说中有关新概念的表述充满了数学公式和演算, ② 目前常见的有关相对论的科普书籍一涉及重要概念, ③ 在表达上或含糊不清,或繁 琐难懂。 ④ 这也不能全怪那些作者, ⑤ 用非数学语言来表述那些新概念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20.仿照下面的示例,以“博大”为话题,另写三个句子,要求内容贴切,所写的句子形成排比,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成熟是一种临危不乱的从容;成熟是一种宠辱不惊的淡定;成熟是一种卓尔不群的

大气。

答:

七、(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今年世界读书日这天,网上展开了关于“浅阅读”的讨论。

甲:什么是浅阅读?

乙:就是追求简单轻松、实用有趣的阅读嘛。浅阅读很时髦的。

丙:如今是读图时代,人们喜欢视觉上的冲击和享受。

丁:浅阅读就像吃快餐,好吃没营养,积累不了什么知识。

乙: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这么快,大家压力这么大,我想深阅读,慢慢品味,行吗?

丙:人人都有自己的阅读喜好,浅阅读流行,阅读就更个性化和多样化了,挺好。

丁:我很怀念过去的日子——斜倚在书店的一角,默默地读书,天黑了都不知道。

甲:浅阅读中,我们是不是失去了什么?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参考

一、(12分,每小题3分)

1.C 2.B 3.A 4.B

二、(9分,每小题3分)

5.D 6.C 7.A

三、(9分,每小题3分)

8.A 9.D l0.D

四、(23分)

11.(10分)

(1)(5分)借了公家的敷十万钱款犒劳军队.死后,亲属和部下卖掉器物珍玩来

偿还。

(2)(5分)张凝建议上奏将士立功情况的文书.李重贵叹息记:“大将陷敌阵亡.

而我们却计算功劳.有什么脸面呢!”

12(8)

(1) (3分)表现了.①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②希望脱离

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

(2)(5分)一句一个场景②拟景写情,情景交融③对仗十分工巧。

13.(5分)

(1)又申之以搅茝 亦余心所善兮

不预则废

白云千载空悠悠 芳草萋萋鹦鹉洲

(2)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荒于嬉 毁于随

而未尝往也 而卒莫消长也

五、(22分)

14.(6分)

①开门见山,点出文章的主题;②挑明写作缘由,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③奠定文章的抒情基调,展现思想深沉、情感饱满的特点;④总领下文,预示行文的内在机构,当下的感念与往昔的情景相互交织。

15.(4分)

(1)(2分)

①大河家虽然偏疏、原始.不为人知.却是连接中国的一个地理枢纽:②在大

河家.可以看见甘肃、青海两省.又能同时见识回藏两族:⑨大河家更在精神和心

灵上沟通了中国.

(2)(2分)

①我们不能在世俗生活中放任自流;②要深入到大河家这样的底层民间.才能

找到中国文化的根以及人生的真谛;⑨这既是作者的自我鞭策,更是对读者的期

待.

16.(6分)

①上承前文作补充.指明了上一段中“船客子”的含义;②为后文作铺垫.解

释下文“金客”、“麦客”等的含义;③使文章节奏有了变化。

17.(6分)

第一问(4分):

①黄河是韩三十八老汉的母亲河.是他生命的安全港湾;②壮观的黄河让韩三

十八老汉百看不厌,让他想起了自己坎坷的人生;③韩三十八老汉历经险境.已经

胸有成竹,波澜不惊。

第二问(2分):

①揭示黄河与大河家人之间命运与共的关系:②传达作者对自己与黄河、黄土

地以及底层人民关系的感悟.

六、(15分)

18.(4分)

①设立;②咨询;③核实;④停止;⑤存在;⑥损害;⑦保护;⑧免受.

19.(5分)

①但是;②以致;③就;④其实;⑤因为.

每答对一处给1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能正确表达逻辑语义关系.即可给分?

20.(6分)

内容贴切.给2分;形成排比.给2分:句式相同.给2分.

七、(60分)

21.(60分)

说明:

一、基础等级评分,“题意一项主要看选择角度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涉及的范围。选

择中心角度和重要角度的属于“符合题意”。与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沾边的套作,在

第三等及以下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二、发展等级,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1.深刻: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 ③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④材料丰富⑤论据充足⑥形象丰满⑦意境深远

3.有文采:⑧用词贴切⑨句式灵活 ⑩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⑾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意:⑿见解新颖⒀材料新鲜⒁构思新巧 ⒂ 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⒃有个性特征

三、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个扣l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

四、套作、文体不明确的适当扣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2020高考语文作文一卷和二卷什么意思

成考快速报名和免费咨询: 语文一直是参加福建成人高考考生的重点拿分科目,下面为大家整理了2021年福建成考高起本《语文》预习试题及答案2,希望能在这个阶段对的大家所有帮助!

1.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 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B.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是关系到广大干部能否继承并发扬革命传统的大问题。

C.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能不能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业技术人才。

D.这个文化站已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

1.选C。这是一组考"一面对两面不能照应"的高考题。A项前面说"能不能培养出",后边说"也是根本任务",那么不能培养出也成了根本任务了。犯了一面对两面不能照应的逻辑错误。B项前面是"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后面说"能否继承并发扬",同样犯了一面对两面不能照应的逻辑错误。D项"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挽救失足青年"可以,"培养失足青年"就讲不通了。

2.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英语广播讲座"之所以给我很大的帮助,我认为把讲课和练习结合起来,是它突出的优点。

B.我国将于5月12日至6月10日由本土向太平洋南纬7度零分、东经171度32分为中心,半径70海里圆形海域范围的公海上,发射运载火箭。

C.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D.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他怒气才逐渐平息,zui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

2.选D。这是一组考"关联词不搭配"的高考题。A项"之所以"应和"是因为"搭配。后半句应改为"是因为它具有把讲课和练习结合起来的优点"。B项应为"以……为"的格式,应改?quot;由本土向以太平洋……为中心"。C项"不管"义同"无论"、"任凭",和"都(总、总是、也)"搭配,"不管"应改为"尽管","尽管"义同"虽然",和"但是(可是、却、而、仍然)"搭配。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B.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C.退休以后,马永倾几乎无时无刻不忘垦荒、植树,他要用几年的时间把自己前半生砍的三万多棵树补种上。

D.他写信告诉我说,近几年来,他几乎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家乡。

3.选D。这是一组考"否定不当"的高考题。A项"一忌"和"不可"双重否定等于肯定,这等于说睡前要恼怒。应去掉三个"不可"。B项"防止不再发生"等于让它再发生,应去掉"不"字。C项"无时无刻不"等于"时时刻刻都",应把"无时无刻不忘"改为"时时刻刻不忘"或"无时无刻不在"。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们的报刊、杂志等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B.人们一走进教学楼就会看到,所有关于奥门历史的和宣传画都被挂在走廊西边的墙壁上。

C.我每次向他借书,他都不顾年老体衰,亲自冒着酷暑和严寒,到小书房去找。

D.经过刻苦努力,期末考试他6门功课平均都在90分以上。

4.选A。这是一组考"不合逻辑"的高考题。B项"宣传画"也包括"",不能用并列连词"和",应改"和"为"等"。C项同时"冒着酷暑和严寒"不合逻辑。D项平均分只有一个,或去掉"平均"或去掉"都"。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深刻的说明和详细的规定。B.如果人们连续看上四五个小时的电视节目,就会感到十分疲劳。

C.雪碧、可乐、矿泉水等饮料,是家家户户深受欢迎的夏令饮品。

D.考试开始后,大约过了半小时,就有人陆续交卷了。

5.选A。这是一组考"语序不当"的高考题。B项关联词在主语前,前后分句的主语不同,关联词在主语后,前后分句主语相同。应把"如果"放在"人们"之后。C项应改为"是深受家家户户欢迎……"。D项应改为"就陆续有人……"

6下列各句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县里的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

B.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人了两家银行。

C.这次考试不难,但由于他准备得不够充分,差点就没及格。

D.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6选C。这是一组考"句意不明"的高考题。A项歧义,是本月15日去汇报,还是15日之前就去汇报。B项歧义,可理解为背着总经理一个人,也可理解为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两个人。D项歧义,可理解为嘱咐的是几所学校的领导,也可理解为一所学校的几个领导。

7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新乡人民经过一个冬天的苦战,使一道4米高、20米宽、1000米长的拦河大坝巍然屹立在黄河边。

B.你知道每斤蜂蜜中包含蜜蜂多少劳动吗?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一斤蜜,大约要采集50万朵的花粉。

C.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普遍感到非常气愤。

D.公园里展出的有象征中华民族的"中华巨龙"等冰雕艺术品,也有取材于《西游记》、《海的女儿》等神话和童话故事。

7选A。这是一组考"成分残缺"的高考题。B项应改为"50万朵花的花粉"。C项应改为"护林员揭发的"。D项应改为"等神话和童话故事的版面"或"……的根雕艺术品"。

8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作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B.某工厂以技术进步为动力,不断致力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制和开发。

C.我们全班同学,在深入开展"人生意义在于奉献"的讨论后,经过大家的努力,使班级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D.杨辉返校后,对抢救落水儿童的事只字来提,直到一封感谢信送到校长室,这件好人好事才为大多数人知晓。

8选C。这是一组"搭配不当"的高考题。A项"对事件进行了批评教育"不通,应把"事件"改为"人"。B项"研制新技术、新工艺"不通,应改为"致力于新产品、新材料的研制和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D项定语、中心词不搭配,"这件好事"可以,"这件好人"不通,应去掉"好人"

9.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使用电器的时候,如果一旦出现漏电的现象,应当立即切断电源。

B.他处事谨慎,善于思考,也很有主见,对别人的意见从来不随便苟同。

C.为攻克克隆技术,他连业余时间都抓得很紧,凌晨早起,深夜晚睡。真是夜以继日,废寝忘食。

D.不晓得什么原因,我对这课的故事印象特别的深,到现在我还约略谙诵得出来。

9选D。这也是一组考"重复哕嗦"的题。A项"如果一旦"重复,应去掉一个。B项"随便苟同"意思重复,"苟"即"随便"之意,应去掉"随便"。C项"凌晨早起,深夜晚睡"意思重复,应改为"凌晨即起,深夜才睡"。

10.下列各句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

A.孩子们很喜欢离休干部李大伯,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十分高兴。

B.我看见张原扶着一位老人走下车来,手上提着一个黑色提包。

C.李老师领着同学们把铁锨、锄头一放,顾不得休息就都上课去了。

D.他有一个女儿。在医院工作。

10选C。这也是一组考"表意不明"的高考题,A项谁"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不确定。B项谁"手上提着一个黑色提包"不确定。D项"在医院工作"的是他本人还是他女儿,表意不明。

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教育部统一命题的高考全国一卷和全国二卷都是依据同一份考试大纲命制的,两份试卷的试题结构基本相同,区别不大。

全国一卷与全国二卷主要区别在难度上面,两份试卷在难度系数方面存在一些差异。考生分别在使用全国一卷和全国二卷的省份之间学习和考试不会有什么区别和影响。

全国一卷和全国二卷哪个难

全国1卷难度较大。按教育部考试命题中心的消息来说,全国二卷主要面向西部等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不发达地区。一卷主要面向高等教育不发达的东部和中部地区。一卷难度一般在6.25,二卷一般在5.25。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使用1卷的整体教育水平是要比2卷高一个档次的,当然,里面也有例外。比如辽宁教育就还不错,安徽在1卷试用地区水平较低。但是,试卷的使用地区是与整体教育水平呈线性关系的。

因为高考讲究的是一个公平性,你水平低的地方去和水平高的地方比,总是要吃亏。就像很多网上的不明事实的,总是以自己考的不好找借口,说是自己生错了地方。其实,你要是在发达地方,成绩更差都有可能,人家从小基础都不一样。

文章标签: # 高考 # 语文 # 一个